如果你要问十月份最火的词是什么,那必然是“科技与狠活”啊,什么是“科技与狠活”呢?特指的就是那些被滥用的食品添加剂,这些添加剂的使用引起来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,食品安全话题再次被提起。
其实,在日常生活中,这些科技狠活不仅存在食品中,随着科技的发展,一些优秀的高科技也出现到种业中,不过,这些科技可不仅仅是添加剂那么简单,它们的出现让种业迈入了一个新的历程,那么,这些种业的科技狠活究竟有哪些呢?一起来了解下~
1、杂交水稻
稻米就是生命。起源于一万五千年前的水稻,一直位于人类文明的中心,它支撑起经济发展,养育了众多古文明,哺育全球过半人口。
虽然目前全球水稻种植面积宽广,但是人类仍在与饥饿甚至饥荒苦苦斗争,人类对粮食的需求还存在巨大缺口。
在此不得不提一个人,他就是农业科学家袁隆平。
“你们年轻人没有经历过饥荒,不知道粮食的重要性,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,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。”深感粮食重要性的袁老立志投身于农业科学,与饥饿做斗争。
然而,袁老的科研之路并不平坦,只到在1960年7月,袁隆平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。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,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,所以推论这株水稻为天然杂交水稻。次年春天,袁隆平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创业试验田里,结果证明了这棵“鹤立鸡群”的植株就是是天然杂交稻。
此后的时间里,袁老通过不断试验研究,杂交水稻“三系配套法”终于成功。杂交水稻比常规水稻增产20%,每年可以多养活7000万人口。
如今,杂交水稻技术的影响力已跨越国界,亚洲、美洲、非洲均种植着杂交水稻,甚至还有沙漠稻、海水稻。杂交水稻不仅养育着中国,也在塑造着一个更美好的世界。
2、吃瓜自由
如果说袁隆平影响了我们手中的饭碗,让中国人不再挨饿,那么吴明珠则甜润了我们的瓜田,让中国人实现“吃瓜自由”。
吴明珠奶奶,被称为“甜瓜女神”,她是国内著名的西甜瓜育种专家,新疆甜瓜品质改良的创始人和奠基者。一壶水,一块馕,盯着烈日和风沙,吴明珠奶奶在广袤的戈壁沙漠上扎根。
种质资源,是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的重要物质基础。为了弄清楚瓜种资源,多年来,吴明珠走遍了新疆地区300多个生产队,从收集的100多份资料中,研究整理出44个品种,培育了30多个品种,为新疆瓜种培育建立的第一份档案资料,这其中就包括现在人人称赞的西瓜中的王牌—“8424”。
种业的先辈们投身伟大的育种事业,用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推动着种业的发展,种子是农业的芯片,只有抓紧芯片,把饭碗牢牢抓在自己手里,粮食安全才有保障。
“十三五”以来,我国种业取得了长足进步,无论从种子的数量、品种的研发等都实现了历史新高。对于种企来说,如何高效率的对种子进行管理,成了头等大事。
联智创新——USEED?
种业智慧产销一体化系统
1、仓储管理
实现散籽入库、精选,生产包装、调库退货、拆包入库、防伪追溯等种业特有业务需求
2、销售模式
同一商品可设置多价格,支持预存款、授信、现款等多种销售模式
3、系统对接
支持多终端应用(电脑端、手机端、手持设备)
4、小程序
提供销售员小程序、经销商小程序、领导端小程序,可供多方人员操作,实现数据共享
5、数据分析
提供多维度的数据统计分析报表,账目明细条理清晰,满足企业数据分析需求
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曾说过“创新应当是企业家的主要特征,企业家不是投机商,也不是只知道赚钱、存钱的守财奴,而应该是一个大胆创新敢于冒险,善于开拓的创造型人才。”
对种业来说也是如此,固守不变只会逐渐被时代淘汰,只有一直向前,拥抱新技术,优化内部结构,企业生命力才会愈发旺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