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业是人类社会创造的最基础的社会产业,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刀耕火种的农业阶段、传统农业阶段和工业化农业阶段。工业化农业经济是以大量能源的投入为基础,例如耕地上大量使用化肥造成30% 的碳排放,动物养殖特别是反刍动物的肠道发酵造成50% 以上的甲烷排放。
农业温室气体是全球碳排放的第二大来源,农业活动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不容小觑。改革开放后,农业生产已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,尽管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改善了粮食供给压力,但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一些损害。为了扭转这一局面,低碳农业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。作为低耗能高效益的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模式,低碳农业有助于推动碳中和的进程。那么,什么是低碳农业呢?
?
什么是低碳农业
低碳农业是“三低”农业:低能耗、低污染、低排放。
低碳农业是节约型农业:尽可能节约各种资源的消耗,尽可能减少人力、物力、财力的投入。
低碳农业是效益型农业:以最少的物质投入,获取全社会最大的产出收益。
如何发展低碳农业
要大力发展低碳农业,充分发挥农业系统固碳减排的潜力。力求把握好4个环节:
一:应用合理农业管理措施(包括秸秆、生物炭或有机肥还田、茶果园生草覆盖等)和减少土壤侵蚀,用农家肥替代化肥、用生物农药、生物治虫替代化学农药、用可降解农膜替代不可降解农膜等方式均有利于减少碳排放,提高农业土壤的固碳量;
二:优化养殖结构,大力推广种养结合和生态健康养殖技术,利用土地、阳光、空气、水,拓展生物生长空间,增加农产品产量,不断改进和提升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资源处理水平和还田率,例如立体种植、鸭稻共生等方式;
三:合理发展农村生物质能源产业,利用秸秆、粪便、农村有机垃圾等废弃资源开发生物质能源,抵消农业生产的部分能源消耗;
四:因地制宜地发展有机农业,满足日益多样化市场需求的同时,实现农田生态系统从“源”向“汇”转变。
?
当前,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缓慢,其产品难以在市场上实现优质优价,未来,在“碳中和”背景下,需要以农村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为指导,带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,推进乡村绿色低碳发展,提升农民生活质量,早日实现“双碳”目标。